为什么有的疫苗只用打1针,有的却每年都要打?
时间:2025-04-29 12:54:42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今天是 4 月 25 日,也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说到儿童疫苗,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复杂,毕竟每个疫苗接种时间都不一样。甚至有的疫苗打 1 针就可以了,有的疫苗还得年年打。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要搞清楚这些,就要从疫苗的免疫程序说起,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免疫程序不同

大家都知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甚至近几年已经涉及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通过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从而抵御特定的病原体。

然而,不同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疫苗的免疫程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疫苗类型

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通常只需接种 1 到 2 次就能提供长期保护,和活疫苗相比同类灭活疫苗(如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可能需要接种更多剂次才能获得相似或者更好的免疫效果。

以我国采用的乙脑疫苗为例,如果选择接种免费的乙脑减毒活疫苗需要接种 2 针,而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则需要 4 针。

2 疾病特性

对于一些病原体会出现变异导致此前接种的疫苗免疫反应降低甚至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定期或每年接种采用新抗原制备的疫苗从而应对变异后的病原体。

比如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因抗原蛋白突变而产生新的毒株,因此每年都要接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毒株制备的流感疫苗,从而获得有效的保护。

3 免疫持久性

有些疫苗(如麻疹疫苗)提供的保护可以持续多年,而有些疫苗(如百日咳疫苗)提供的保护可能随时间减弱,需要通过接种加强针来维持免疫效果。

以百日咳为例——浙江的一项研究显示,参与研究的人群中,1~2 岁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 PT IgG)阳性率最高(81.44%),此后抗体水平快速降低;10~14 岁最低(4.72%),超过 50%的 7 岁及以上人群检测不到抗体;5~59 岁人群各年龄组的抗 PT IgG 阳性率均低于 10% 。

而目前我国没有用于 6 岁及以上人群的百日咳疫苗,因此在完成儿童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4 剂次)后,除了做好防护和保持免疫系统正常外,没有更好的预防方式。

相对的,也有一些抗体可长期存在:包括麻疹、腮腺炎、水痘在内的活疫苗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具有极长的半衰期,因此一般来说按照完整免疫程序或者感染过相关病毒后,就能获得“终身免疫”。

免疫程序并非一成不变

事实上,此前无论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大多数都要接种不止 1 剂次,这是因为多剂次接种可以提供高水平且持久的保护。

但是由于疫苗有效性证据的扩充以及不同人群的疾病风险差异,有的多剂次疫苗免疫程序也会变化,甚至只需要接种 1 剂次。

例如:

1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最初推荐三剂次接种,但对于 9~14 岁的儿童,现在只需接种两剂;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即便只接种 1 剂 HPV 疫苗也能获得持久且可靠的对 HPV 持续性感染的保护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采用 1 剂次程序接种,有的地区也将 HPV 疫苗的免疫程序改为 1 剂。

2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由于母传抗体水平降低、Hib 感染患病率从 4 月龄开始快速升高但在 1 岁后开始下降——98.3%的 Hib 脑膜炎发生在 2~12 月龄的儿童中,2 岁儿童中的发生率为 1.7%。因此 Hib 疫苗的免疫程序与年龄有关。

我国现行的 Hib 疫苗免疫程序为:

2~5 月龄启动疫苗接种的儿童采用3针基础免疫+1 针加强免疫(3+1 程序);

6~11月龄启动疫苗接种的儿童采用2针基础免疫和1针加强免疫(2+1 程序);

对 12 月龄及以上儿童采用 1 针程序。

因此,疫苗的免疫程序也并非恒定不变,除了考虑病原体本身因素外,也会综合考虑疾病负担变化、成本效益等因素,但最终目的都是高效对抗疾病。

需要重新接种疫苗的特殊情况

尽管一些疫苗完成常规免疫程序已经足够,但难免会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重新接种,例如——癌症。

在最新发布的《成人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ASCO 指南》中就针对成年癌症患者需要接种或重新补种的疫苗进行了推荐,其中涉及多种需要重新接种的疫苗。

例如,患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6~12 个月开始全面重新接种疫苗,以恢复疫苗诱导的免疫力。活疫苗应推迟至少 2 年,并且仅在没有活跃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接种。新冠、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最早可在移植后 3 个月内接种。

相信科学

及时接种

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接种疫苗都至关重要。而疫苗的免疫程序取决于多种因素,涉及病原体本身、疫苗工艺、卫生经济学、个体因素等,因此无论是单剂次接种疫苗还是多剂次接种疫苗,我们只需要按照疫苗说明书或相关指南建议接种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今年我国第 39 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但目前仍面临着两个大问题:

1、4 月 25 日的节日名称仍然叫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而不是“全国免疫接种知晓日”;

2、成年人群的预防接种体系仍未建立,难以支持全生命周期保护。

目前国内面临的问题在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体系的优化空间在于个别疫苗免疫程序和疫苗品类,而成人预防接种体系尚未建立。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癌症患者等)的免疫接种建议虽然已经有了国内外专业机构支持,但国内由于疫苗类别和疫苗认知等原因难以触达。

可以说,相关群体的免疫接种仍存在多项难点亟待解决。

总之,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个体和社区(群体)的健康都具有极高价值。随着科学的进步,疫苗的接种策略和管理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对于普通人而言只需要做到八个字:相信科学,及时接种。

标签:

最新
  • 为什么有的疫苗只用打1针,有的却每年都要打?

    今天是 4 月 25 日,也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说到儿童疫苗

  • 多国旅行商甘肃探丝路游“情绪消费”等新供给

    游客为了一顿美食、一场演唱会远赴一座城。这类‘情绪消费&rsq

  • 线上线下商品经营预期均有改善 4月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5%

    中国商业联合会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

  • “一脑多态”赋能,7款人形机器人解锁多元应用场景

    在室内或铺装路面可采用轮式人形机器人,而在有台阶等复杂路面情况

  • 追寻唐构:“三座半”的奇迹

    1924年7月,鲁迅去了一趟西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踏足西北。此前

  • 各项制度优势叠加 海南发展数字加工贸易

    在海南省委宣传部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朱丹

  • 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

  • 迎新创新焕新“三新”驱动,光明乳业领航新征程,彰显“领鲜”地位

    2025年2月17日,瑞蛇行大运,花开见光明光明乳业蛇年首场发布会在上

  • 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创十年来最好成绩

    中新社沈阳2月6日电 (李晛)记者6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

  • 春节假期出游热 大数据带你看哪里最受欢迎

    今天(1月30日)是春节假期第三天,假期各地人流量如何?哪些景点火

  • “以旧换新”后 “旧物”都去哪了?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电、汽车等消费市场显著升温。与此同

  • 从赛场到职场,技能人才如何实现直通对接?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贴近产业需求、聚焦现代产业转型痛点,为技

  • 西平县重渠前寨小学开展“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美好人生”主题教育活动

    好习惯益终生,为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2024年12月3日,

  • 云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京举行: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

  •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丁立人先拔头筹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消息,2024年国际棋联国际

  • 新华网财经观察·企业行丨探索像造汽车一样装修房子

     新华网郑州11月25日电(记者 高方圆)园区里,一垛垛小麦、

  • 旅游
    • 河南试点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 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_全球焦点

    • 高盛:下调新东方目标价至81港元 核心利润负面惟长期教育业务基本面仍稳健

    • 驻马店开发区关王庙乡:服务群众“心连心” 人大代表显担当

    • 卧龙区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攻坚约谈推进会|世界滚动